中耳通過咽鼓管與口鼻相連,因此口鼻衛生對預防小兒中耳炎至關重要。如果口鼻部位有大量細菌侵入,這些細菌可能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炎癥。因此,家長需要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
感冒是小兒中耳炎的常見誘因,因為感冒病毒和細菌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因此,增強寶寶的體質、預防感冒是關鍵措施。以下方法有助于提升寶寶的免疫力:
如果寶寶在感冒期間出現持續哭鬧、頻繁摸耳朵等癥狀,應及時帶其到耳鼻喉科檢查,排除中耳炎的可能性。
長期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的寶寶更容易患中耳炎。即使吸煙者在陽臺上吸煙,煙草殘留物仍可能附著在衣物和頭發上,進而刺激寶寶的口腔和鼻腔黏膜,引發炎癥。因此,家庭成員應盡量避免在寶寶周圍吸煙。
寶寶躺著吃奶時容易嗆奶,而奶水可能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增加中耳炎的風險。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媽媽在喂奶時應將寶寶的上身稍微豎起,角度至少保持在15°左右。
鼻炎、鼻竇炎以及腺樣體肥大等疾病可能導致中耳炎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如果寶寶短期內多次患急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需考慮是否存在上述疾病。對于腺樣體肥大的寶寶,手術切除腺樣體通常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通過注意口鼻衛生、增強體質、避免二手煙、正確喂養姿勢以及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可以有效降低寶寶患中耳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