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過少是一種妊娠期的常見問題,可能對胎兒的健康和妊娠結局產生重要影響。以下是關于羊水過少的檢查方法、診斷依據及鑒別診斷的相關內容。
B超檢查是診斷羊水過少的主要方法,分為定性診斷和半定量診斷:
在破膜時測量羊水量,若少于300ml,可診斷為羊水過少。羊水性質通常表現為粘稠、混濁、暗綠色,羊膜表面可能有多個直徑2~4mm的灰黃色結節,內含復層鱗狀上皮細胞及胎脂。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無法進行早期診斷。
磁共振成像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影像學技術,可用于產科診斷。MRI不僅能準確判斷羊水池深度,還可通過三維成像和體積計算技術估算羊水總量,是診斷羊水過少的重要工具。
羊水過少的診斷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
羊水過少需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
胎兒生長受限表現為子宮底高度小于同孕周正常值的第10百分位數,B超測得胎頭雙頂徑小于同孕周的第5百分位數。破膜時羊水量通常>300ml,足月新生兒體重<2500g。而羊水過少的特點是子宮緊裹胎體,B超顯示羊水暗區<2cm,足月新生兒體重通常>2500g。不過,胎兒生長受限可能合并羊水過少。
早產的子宮底高度雖小,但與孕周相符,羊水量正常,子宮不緊裹胎體。B超檢查顯示羊水量在正常范圍,胎頭雙頂徑值符合孕周。破膜時羊水量>300ml,新生兒出生體重及特征符合早產兒。
羊水過少的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對于保障母嬰健康至關重要,應結合多種檢查方法和臨床表現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