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須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其性味甘、淡,平,歸膀胱、肝、膽經,具有多種藥用功效。本文將詳細介紹玉米須的成分、功效及其在現代醫學中的具體應用。
這些成分使玉米須具有促進膽汁分泌、降低膽汁粘稠性、減少膽紅素含量、利尿、止血等多種生理功能。
玉米須能促進膽汁分泌,降低膽汁的粘稠性,常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癥等疾病。可單獨使用或與金錢草、茵陳、郁金等藥材配伍。
玉米須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能夠抑制蛋白質的排泄,適用于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等癥狀。常與冬瓜皮、赤小豆、馬鞭草等藥材同用。
玉米須可增加血中凝血酶原,促進血液凝固,用于治療鼻衄、齒齦出血、出血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常與生地、白茅根、黃芩等藥材配伍。
玉米須對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可單獨大劑量煎服,或與野菊花、決明子等藥材泡茶飲用。
玉米須或玉米芯水煎服對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特別是水瀉,有良好的止瀉效果。
玉米須15克與甜白酒10克,加水300毫升煮沸10-15分鐘,過濾后服用,每日1-2次,可緩解蕁麻疹癥狀。
在現代醫學中,玉米須被廣泛用于以下疾病的輔助治療:
玉米須還具有強心、開胃、止喘等作用,且味甘、性平,無明顯副作用。
玉米須作為一種天然藥材,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可用于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但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配伍和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