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癥疫苗:保護效果與免疫持續性詳解
接種小兒麻痹癥疫苗的重要性
小兒麻痹癥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是預防小兒麻痹癥的有效手段。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接種疫苗,寶寶可以獲得良好的免疫性。研究表明,經過3次疫苗接種后,保護率可達90%以上,血清中3型抗體的陽性率可達到95%以上。
免疫效果與抗體水平變化
第一年抗體變化
在接種疫苗后的第一年,抗體水平會有所下降,約下降1/3。然而,在接種后的三年內,抗體水平趨于穩定。
長期免疫效果
- 根據一項為期5年的隨訪研究,免疫后血清中和抗體滴度>1:10的兒童中,5年后滴度>1:2的比例為:Ⅰ型和Ⅱ型98%,Ⅲ型84%。
- 另一項為期4年的研究表明,94%以上的兒童Ⅰ型和Ⅱ型中和抗體滴度維持在1:4以上,Ⅲ型為75%。
- 在接種疫苗8年后,仍可檢測到中和抗體的存在。
綜合研究結果,一般認為小兒麻痹癥疫苗的有效保護期為3年,但部分個體的免疫效果可持續更久。
疫苗的額外作用
除了預防小兒麻痹癥外,接種小兒麻痹癥疫苗還可以阻止某些病毒在腸道內的生存,從而進一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影響疫苗效果的因素
- 腹瀉:在接種疫苗期間,如果兒童出現腹瀉,可能會影響疫苗的吸收和效果。
- 冷鏈保存:疫苗的保存條件至關重要,冷鏈保存不當會導致疫苗失效。
總結
小兒麻痹癥疫苗是預防小兒麻痹癥的重要手段,按程序接種可以提供長期有效的保護,但需要注意接種期間的特殊情況和疫苗保存條件。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