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常見手語手勢及其含義
嬰兒手語是一種通過手勢和動作表達需求和情感的方式,能夠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嬰兒手語手勢及其使用場景:
基本需求類手勢
- 還要:手指反復(fù)聚攏碰撞到一起。使用場景:還想喝水、還要吃東西、還希望被搖晃等。
- 沒了:屈臂放于胸前,手掌朝下,從上到下?lián)]動。使用場景:冰激淋吃完了、盒子空了等。
- 吃/餓了:用食指輕觸嘴巴。
- 喝/渴了:拇指抬起,其余四指微屈形成奶瓶的形狀,然后做出“喝”的動作。
情緒和感受類手勢
- 熱:不停地吹氣,就像把水吹涼時的動作。
- 冷:雙臂緊貼身體兩側(cè),做出加緊的動作。
- 疼痛:用食指畫出疼痛的區(qū)域,同時做出疼痛表情。
- 吵死了:雙拳微微攥起,貼于耳側(cè)。
日常生活類手勢
- 停:五指并攏,手掌朝前推出。
- 安靜:用食指指向嘴巴(不接觸),同時發(fā)出“噓”的聲音。
- 換尿布:輕拍自己的臀部。
- 洗澡:雙手摩擦自己的身體。
- 刷牙:露出門牙,食指平伸做出刷牙動作。
- 電話:做出“六”的手勢,然后放在耳邊不動。
自然和動物類手勢
- 星星:手指放松,然后反復(fù)晃動手腕,模仿星星閃爍的樣子。
- 月亮/燈光:平伸手臂指向天空,然后反復(fù)晃動手腕。
- 狗:把舌頭伸出,模仿小狗喘氣的動作。
- 貓:用食指在胸前畫圈。
- 馬:雙手攥拳置于胸前并上下擺動,模仿騎馬的樣子。
- 鳥:雙臂展開上下?lián)]動,模仿?lián)]動翅膀的樣子。
- 魚:反復(fù)張開、閉合嘴巴,并發(fā)出“bo bo”的聲音,模仿魚在水中吐氣泡。
- 兔子:伸出兩指放在頭頂,然后反復(fù)彎曲、伸直手指。
- 花:作勢深吸一口氣,好像聞到花香一樣。
- 帽子:食指微曲輕敲頭部。
學(xué)習(xí)與休息類手勢
- 書:用兩只手掌做出翻開、合上書本的動作。
- 睡覺:雙手合十放在頭部左側(cè),然后將頭靠向手掌,模仿睡覺的樣子。
總結(jié)
嬰兒手語是一種有效的溝通工具,能夠幫助父母更快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緒,促進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
參考來源
Baby Sign Language Official Website
* 本文所涉及醫(yī)學(xué)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yī),以線下面診醫(yī)學(xué)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