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癥狀、治療及食療方法
蕁麻疹,又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或風疹塊(需注意,其與風疹并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特點是皮膚和粘膜血管因多種因素引發暫時性炎性充血和液體滲出,導致局部水腫性損害,表現為迅速出現和消退的紅色風團,并伴有劇烈瘙癢。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發熱、腹痛、腹瀉等全身癥狀。
蕁麻疹的病因與癥狀
- 病因:蕁麻疹可能由食物過敏、藥物反應、感染、環境刺激(如冷熱、陽光)或心理壓力等多種因素引起。
- 主要癥狀:皮膚出現風團,伴隨劇烈瘙癢,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癥狀如發熱、腹痛、腹瀉等。
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蕁麻疹的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和輔助食療。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而食療則可以作為輔助方法,有助于緩解癥狀。
推薦食療食譜
以下是幾種適用于蕁麻疹患者的食療方法:
1. 冬瓜芥菜湯
- 材料:冬瓜200克、芥菜30克、白菜根50克、白茅根50克。
- 做法:將上述材料水煎,每天服用2劑。
- 功效:疏風清熱、利濕,適用于皮疹色赤、遇熱加重、尿黃的患者。
2. 黃花菜湯
- 材料:黃柏15克、蟬蛻10克、生地黃30克、黃花菜60克、芡實30克。
- 做法:將上述材料水煎,每天服用2劑。
- 功效:疏風清熱、利濕,適用于皮疹色赤、遇熱加重、尿黃的患者。
3. 芋頭莖燉豬排骨
- 材料:芋頭莖60克、豬排骨100克。
- 做法:將芋頭莖洗凈,與豬排骨一起燉熟,每天服用2劑。
- 功效:疏風清熱、利濕,適用于皮疹色赤、遇熱加重、尿黃的患者。
4. 香菜湯
- 材料:香菜500克。
- 做法:將香菜水煎,分3次服用。
- 功效:祛風解表、通經泄熱,適用于皮膚瘙癢、便秘、腹痛、神疲納呆的患者。
注意事項
蕁麻疹患者在進行食療時,應注意避免可能引發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堅果等。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疲勞和情緒波動,也有助于病情的緩解。
結論
蕁麻疹雖然常見,但通過科學的藥物治療和合理的食療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其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