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后出現發燒是一種常見的反應,尤其是肺炎疫苗。這是因為疫苗本質上是一種經過減毒或滅活處理的病原體,接種后會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類似于一次“免疫演習”。因此,家長無需過度擔心,但也需要了解正確的應對方法。
疫苗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模擬病原體感染來激發免疫系統的反應。這種反應可能會導致輕微的副作用,例如發燒、疲勞或局部紅腫。發燒是身體對疫苗中抗原成分的正常免疫反應,通常在接種后24-48小時內出現,并會在1-2天內自行緩解。
如果兒童體溫低于38.5°C,通常不需要使用退燒藥,但需密切監測體溫變化。如果體溫達到或超過38.5°C,為防止熱性驚厥的發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適當的退燒藥。同時,也可以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例如用75%的酒精或溫水擦拭腋下、腹股溝、手心和腳心等部位。
發燒會導致體液流失,因此要鼓勵孩子多喝水,以防止脫水??梢赃x擇溫水或稀釋的果汁,避免飲用過甜或過冷的飲品。
發燒時不應采取“捂汗”的方式降溫,這會導致體溫進一步升高,并可能引發疲勞和脫水。應為孩子穿著輕薄透氣的衣物,以幫助散熱。
確保室內空氣流通,定時開窗通風,但避免直吹患兒。室溫應保持在18-20°C之間,以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發燒期間,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例如營養粥、雞蛋面湯等半流質食物。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增強免疫力。
如果發燒持續不退或伴隨其他異常癥狀(如劇烈咳嗽、皮疹等),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治療。
接種肺炎疫苗后出現輕微發燒是正常的免疫反應,家長只需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即可緩解癥狀。但如果發燒持續或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