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治療與護理指南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主要影響嬰幼兒,尤其是4歲以下的兒童。然而,成人也可能感染,因此每個人都可能是易感群體。
手足口病的中醫治療方法
1. 雙花防毒飲
方劑:金銀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
制法:將藥材加水300ml,浸泡30分鐘后以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15分鐘,制成150ml藥液。每日1劑,分2~3次服用,連續服用7~10天。3歲以下嬰幼兒可減量服用。
2. 針對不同癥狀的中醫方劑
- 癥狀:低熱或無發熱,流涕咳嗽,咽紅疼痛,或納差惡心。
- 方劑:銀翹散。
- 癥狀:高熱持續,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皰疹分布稠密。
- 方劑:清瘟敗毒飲。
- 癥狀:高熱不退,頻咳氣急等并發癥。
- 方劑: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
3. 針對口腔癥狀的治療
可用板藍根10克,黃芩、白蘚皮各6克,雙花3克,竹葉、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4. 康復期護理
對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參麥冬湯中加入生地黃、蘆根,以養陰生津,清熱潤咽。
中成藥治療方法
1. 口服藥物
玉屏風口服液合板藍根沖劑,連續服用7~10天。
2. 口腔皰疹治療
可用西瓜霜、冰硼散或錫類散,任選一種涂搽口腔患處,每日3次;或使用口腔炎噴霧劑,每日2次。
3. 手足皰疹治療
對于手足皰疹嚴重者,可用如意金黃散或青黛散,任選一種,用麻油調敷于皰疹患處,每日3次。
手足口病的西醫治療方法
1. 對癥處理
- 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 嘔吐難以進食者可給予輸液。
- 口腔潰瘍可用青梅散、金霉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涂,疼痛劇烈時可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
- 皮膚皰疹有繼發感染時,可涂以1%甲紫。
- 服用抗病毒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
- 若伴有發熱,可使用清熱解毒的中藥。
2. 并發癥的治療
- 并發腦膜炎者,應按照腦膜炎治療。
- 并發心肌炎者,應按照心肌炎治療。
結論
手足口病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同時注重日常護理和預防感染的發生。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