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妊娠期間合并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復雜的臨床情況,目前尚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除乙型肝炎外,其他類型的病毒性肝炎尚無有效的主動免疫制劑。因此,采取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1. 甲型肝炎的防治
- 對于有密切接觸史的孕婦,建議在接觸后7日內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IG)。
- 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注射丙種球蛋白以降低感染風險。
- 在甲型肝炎急性期,建議母親暫停哺乳以避免病毒傳播。
2. 乙型肝炎的防治
- 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進行聯合免疫,包括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 對于孕晚期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抗病毒治療,以降低母嬰傳播風險。
3. 丙型肝炎的防治
- 目前尚無針對丙型肝炎的特異性免疫方法。
- 保護易感人群的措施包括使用丙種球蛋白,通常可提供約2個月的保護期;若增加劑量,保護期可延長至6個月。
- 如果孕婦曾接觸丙型肝炎患者,建議盡快(最好在2周內)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
4. 其他注意事項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重點在于切斷傳播途徑,包括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
- 孕婦應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和病毒學檢測,以評估病情并采取相應措施。
5. 背景信息與補充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妊娠期合并肝炎可能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此需要特別關注。
甲型肝炎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乙型和丙型肝炎則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傳播途徑傳播。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顯著降低感染風險。
6. 結論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應以切斷傳播途徑為核心,結合免疫預防和必要的抗病毒治療,最大限度地保護母嬰健康。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