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中耳炎:癥狀、診斷與預防
中耳炎是兒童常見的耳部疾病之一,由于兒童在表達耳痛、耳悶或聽力下降等癥狀時存在困難,臨床上容易出現漏診或誤診的情況。家長對中耳炎的早期識別和重視尤為重要,以避免病情發展為慢性中耳炎,增加治療難度。
兒童中耳炎的常見癥狀
1. 急性中耳炎
- 全身癥狀:急性中耳炎常伴有畏寒、發熱、倦怠及食欲減退等全身表現,兒童還可能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 耳痛表現:耳痛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典型癥狀,表現為耳深部疼痛,逐漸加重,可能為搏動性跳痛或刺痛。吞咽和咳嗽時疼痛加劇,導致兒童煩躁不安、夜間無法入睡。
- 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可能出現耳流膿,耳痛癥狀迅速緩解,同時體溫逐漸下降,全身癥狀明顯改善。
2. 慢性中耳炎
- 耳流膿:慢性中耳炎表現為長期耳流膿,膿液量可多可少,有時伴有出血和臭味。
- 鼓膜變化:鼓膜的松弛部或緊張部可能出現穿孔,有時可觀察到鼓室內或外耳道的肉芽或膽脂瘤上皮。
- 聽力下降:聽力檢查通常顯示不同程度的傳導性耳聾。
3. 分泌性中耳炎
- 聽力減退:這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見表現,聽力損失程度不一,嚴重者可達40dBHL左右。
- 耳悶感和耳鳴:患者可能感到耳悶或耳鳴,按壓耳屏可暫時緩解。
- 鼓膜表現:檢查時可發現鼓膜內陷、錘骨柄移位、鼓膜呈淡黃色或琥珀色,有時可見液平面。
- 音叉試驗及純音測聽:通常顯示傳導性聾。
兒童中耳炎的預防與管理
- 關注感冒癥狀:感冒期間需特別注意兒童是否出現耳痛或耳流膿等表現。
- 觀察聽力變化:注意兒童是否將電視音量調得過高,或表現出聽力下降的跡象。
- 處理鼻腔及鼻咽病變:兒童若有夜間打鼾,應及時就醫檢查是否存在腺樣體肥大。
-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聽力檢查和耳部健康評估,有助于早期發現中耳炎。
診斷與治療
中耳炎的診斷通常通過耳鏡檢查、聽力測試(如純音測聽和音叉試驗)以及影像學檢查(如CT或MRI)進行。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如抗生素、抗炎藥)、鼓膜穿刺或置管手術等,具體方案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類型決定。
總結
兒童中耳炎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疾病,家長應加強對癥狀的識別,并在早期就醫診治,以避免病情加重或轉為慢性。
參考文獻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