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方法與指導
根據統計,約有2%~4%的足月新生兒在出生兩周后會出現鼻淚管阻塞的現象。其主要表現為溢淚及眼部分泌物(俗稱“眼屎”)增多。針對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主要分為中醫療法和西醫療法,以下為詳細介紹:
1. 中醫療法
1.1 向下擠壓淚囊法
該方法通過按摩幫助疏通淚道,具體步驟如下:
- 將患兒仰臥,固定頭部。
- 用一只手壓住內眥部,另一只手從淚囊頭部向下擠壓淚囊。
- 每日進行2~3次,輔以抗生素及魚腥草滴眼液點眼。
- 治療2周后復診,若4周內無效,可考慮其他方法。
1.2 加壓沖洗法
當按摩無效時,可采用加壓沖洗法:
- 讓患兒仰臥,固定頭部。
- 局部點入1.4g/L倍諾喜滴眼液進行表面麻醉。
- 將沖洗針頭插入下淚管內,同時壓住上淚小管。
- 注入混合藥液(魚腥草滴眼液2mL+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以沖破阻塞的先天性殘膜。
- 若仍無法通暢,則需采用淚道探通沖洗法。
1.3 淚道探通沖洗法
該方法適用于加壓沖洗法無效的情況:
- 將患兒仰臥,固定頭部及肢體。
- 局部點入1.4g/L倍諾喜滴眼液進行表面麻醉。
- 若下淚點過小,可先擴張淚點。
- 用7號牙科沖洗針頭插入淚點,注入混合藥液,觀察是否出現吞咽動作。
- 隔日重復沖洗,直至淚道通暢。
2. 西醫療法
2.1 淚道按摩
在家中可進行保守治療,主要是通過淚囊部位的按摩:
- 每日按摩5~6次。
- 若囊腫突然消失,表示殘膜已被擠破,淚道通暢。
- 若6個月以上的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進一步治療。
2.2 抗生素滴眼
使用抗生素眼藥水進行輔助治療:
2.3 淚道探通
若保守治療無效,可進行淚道探通術:
- 在局部麻醉下進行。
- 探針用于疏通淚道,并結合沖洗及抗生素治療。
- 大部分患兒可通過此方法痊愈。
注意事項
若伴隨淚囊周圍炎,應先按照急性淚囊炎的治療原則處理,以避免感染擴散。
結論
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需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方法,早期干預和正確護理是關鍵。
參考文獻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