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及其相關疾病的診斷標準與評估方法
妊娠期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妊娠并發癥,其診斷和管理對于孕婦及胎兒的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關于妊娠期高血壓及其相關疾病(如先兆子癇和子癇)的診斷標準及評估方法的詳細說明,旨在幫助孕婦及家屬進行初步評估并提高對疾病的認知。
1. 妊娠期高血壓的定義與診斷標準
妊娠期高血壓是指在妊娠20周以后首次出現的血壓升高,具體診斷標準如下:
- 血壓≥140/90 mmHg。
- 無蛋白尿。
- 最終診斷需在產后4周觀察血壓是否恢復正常后方可確定。
2. 先兆子癇的分類與診斷標準
先兆子癇是妊娠期高血壓的進一步發展,可分為輕度和重度兩種類型:
2.1 輕度先兆子癇
- 血壓≥140/90 mmHg。
- 蛋白尿≥300 mg/24小時或尿蛋白試紙法顯示1+。
2.2 重度先兆子癇
- 收縮壓≥160 mmHg或舒張壓≥110 mmHg。
- 蛋白尿≥2.0 g/24小時或尿蛋白試紙法顯示2+。
- 血肌酐>106 μmol/L或較前升高。
- 血小板<100×109/L。
- 微血管溶血性貧血(乳酸脫氫酶升高)。
- ALT或AST升高。
- 頭痛或其他腦部或視覺癥狀。
- 持續性上腹不適。
3. 子癇的診斷與臨床表現
子癇是在先兆子癇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嚴重并發癥,其主要表現包括:
- 抽搐及昏迷。
- 臨床表現:眼球固定、瞳孔放大,頭部扭向一側,牙關緊閉,繼而出現面部及四肢肌肉抽動,四肢強直,雙手緊握,雙臂伸直。
- 抽搐期間呼吸暫停,面色青紫,約持續1分鐘,隨后全身肌肉松弛,孕婦通過深吸氣恢復呼吸。
- 嚴重情況下,頻繁抽搐可導致昏迷、窒息、骨折、自傷等。
4. 子癇的潛在并發癥
子癇可能引發多種嚴重并發癥,包括但不限于:
- 肺水腫。
- 急性心力衰竭。
- 急性腎功能不全。
- 腦疝或腦血管意外。
- 吸入性肺炎。
- 胎盤早剝。
- 胎兒窘迫或胎死宮內。
5. 評估與預防建議
孕婦及其家屬可根據上述診斷標準進行初步評估,但最終診斷需由專業醫生完成。定期產檢、監測血壓及尿蛋白水平是預防和早期發現妊娠期高血壓及其相關疾病的關鍵。
結論
妊娠期高血壓及其相關疾病的早期識別和管理對于保障母嬰健康至關重要,孕婦應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并定期就醫。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