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尤其是孕激素的增加,會導致食管與胃交界處的括約肌松弛。這種松弛使得胃內容物更容易反流至食管,甚至到達喉嚨和口腔,刺激黏膜并引發不適感。這種現象在孕期較為常見,尤其是在妊娠晚期,可能會加重。
在懷孕約4個月時,隨著胎兒的生長,子宮逐漸增大,并牽拉子宮圓韌帶,可能引起部分孕婦的腹痛。此外,妊娠中期由于腹腔壓力的增加,如果孕婦存在食管裂孔增寬的情況,可能會導致食管裂孔疝。這種情況的癥狀包括腹痛、胸悶、氣短、胸痛、胃酸返流和打嗝等。據統計,食管裂孔疝在孕期的發生率約為30%~50%,在孕晚期癥狀可能更加明顯。
隨著妊娠進入晚期,逐漸增大的子宮會對胃部產生壓迫作用。這種壓迫再加上孕期荷爾蒙的作用,使得分隔食道與胃部的肌肉進一步松弛,從而導致胃酸更容易向上涌入食管。這種情況常常伴隨著胸部灼熱感(即胃灼熱),給孕婦帶來不適。
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或過量食用生冷、油膩食物,可能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這種情況下,胃部消化功能減弱,食物滯留于中焦(胃部區域),氣機運行受阻,從而引發胃部疼痛。此外,寒涼食物可能抑制胃陽,導致胃部正邪交爭,進一步加重胃痛。
脾胃虛弱可能是由于病后脾胃受損或先天體質虛弱引起。這種情況下,中陽不足,內生寒氣,導致脾胃運化功能減弱,胃部失去正常的和降功能,從而出現疼痛。此外,胃陰不足或久病導致的陰液虧損,也會使胃部失去濡養,胃氣不和,進而引發胃痛。
懷孕期間的胃酸返流和腹痛是常見現象,主要與激素變化、子宮增大、飲食習慣及脾胃功能相關。孕婦應注意飲食調節,避免暴飲暴食,并在必要時尋求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