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學習數學的多樣化游戲形式
兒童學習數學的方式應當靈活多樣,游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形式。以下是幾種適合兒童學習數學的常見游戲形式,以及相關的背景信息和科學依據。
1. 認識硬幣和找錢
通過認識硬幣和模擬買賣活動,兒童可以逐步掌握貨幣的基本概念和簡單的加減法運算。
- 研究顯示:在50個月時,有74.6%的兒童能夠識別3種硬幣;到53個月時,76.8%的兒童能夠通過組合1分和2分湊成5分,或通過1角和5角湊成1元。
- 5-6歲的兒童中,有78.2%能夠通過硬幣進行簡單的買賣游戲。
- 比內智力量表規定:6歲兒童應能識別4種硬幣;9歲兒童應掌握找錢的技能(如從35分中找零錢)。
- 我國貨幣采用十進制,較易理解,因此我國兒童通常比國際標準提前3-4年掌握相關技能。
2. 倒述數字
倒述數字要求兒童將聽到的一串數字按相反順序復述,這是一項提升注意力、記憶力和逆向思維能力的訓練。
- 規則:兒童需聽取一串數字(如123),并倒述為321;過程中不能書寫或輔助記憶。
- 研究數據:
- 1987年調查:8.5%的4歲兒童和72.5%的5歲兒童能倒述2位數;74.5%的70個月兒童和98.5%的76個月兒童能倒述3位數。
- 1995年調查:4歲兒童中82%能倒述2位數,25%能倒述3位數,10.2%能倒述5位數,3.4%能倒述6位數。
- 比內L-M量表要求:7歲倒述3位數,9歲倒述4位數,12歲倒述5位數;6位數通常僅高智商成人能完成。
- 韋氏智力量表(1950年)指出:復述和倒述數字是一種有效的智力測評方法。
3. 倒數數
倒數數是從大到小按順序倒著數數(如54321),這項練習可以幫助兒童理解數字的順序和邏輯。
- 3歲半的兒童通過兒歌學習可以倒數10-1。
- 兒歌示例:123,321;1234567,7654321。
- 關鍵點:掌握10-9的過渡,如100-99,90-89,70-69等。
- 經過練習,大多數兒童都能從自己熟悉的最大數字倒數到1。
4. 知道自己幾歲
通過簡單的問答,兒童可以逐步學會表達自己的年齡。
- 10個月時:寶寶會通過豎起手指表示年齡。
- 15個月時:大多數兒童能夠說出“1歲”。
- 28個月時:語言發展較遲的兒童也能說出“兩歲”。
- 比內量表和格塞爾量表規定:5歲時應能正確回答自己的年齡。
5. 畫正方形
畫正方形是一種培養兒童空間感知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的活動。
- 3歲左右的兒童畫出的正方形需至少有一個直角。
- 我國兒童通常從30個月開始學畫正方形,較遲的兒童在44個月也能掌握。
- 背景:由于漢字多為正方形結構,兒童從小接觸正方形文字,學習畫正方形相對容易。
- 國際標準:比內量表規定為5歲,格塞爾量表為4歲半;DSST量表(1967年)定為4-5歲。
結論
通過多樣化的數學游戲,兒童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提升邏輯思維和認知能力。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