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因、癥狀、預防及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什么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一種由流腦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感染腦膜或腦脊髓膜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危險性,尤其對兒童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主要癥狀及臨床表現
- 高燒:體溫迅速升高。
- 頭痛:通常為劇烈頭痛。
- 噴射狀嘔吐:嘔吐呈噴射狀,非消化道原因引起。
- 脖子發硬:頸部僵硬,活動受限。
- 敗血癥癥狀:皮膚可能出現紫色淤血或瘀斑。
- 腦部損傷后遺癥:可能導致聽力下降、耳聾或智力低下等。
流行時間及高發季節
流腦多發于冬春季節,病例通常在每年的11月至12月開始增多,次年的2月至5月為發病高峰期。
預防措施:接種流腦疫苗
流腦疫苗是預防該疾病的重要手段。接種疫苗能夠顯著降低感染風險,尤其是兒童和其他高危人群。
疫苗接種后的可能反應
- 局部反應:接種部位可能出現輕微的紅暈或硬結。
- 全身反應:少數人可能出現低熱癥狀。
- 過敏反應:極少數情況下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具體反應與個體體質有關。
- 高燒:如果體溫超過38.5℃,建議及時就醫。
接種后的注意事項
- 接種后24小時內避免洗澡,以免感染或刺激接種部位。
- 多喝水,幫助身體代謝疫苗反應。
- 密切觀察身體狀況,若有異常反應及時就醫。
流腦的危害性
流腦的病死率在5%~10%之間,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嚴重的后遺癥,包括聽力損失、智力障礙等。因此,預防和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總結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尤其在冬春季節高發。通過接種疫苗和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保護兒童和高危人群的健康。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