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早期癥狀及處理方法
哺乳期乳腺炎是產婦產后常見的產褥期疾病,尤其以急性乳腺炎為主。該疾病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致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
哺乳期乳腺炎的早期癥狀
哺乳期乳腺炎的早期癥狀多表現為乳房的不適及全身癥狀,具體如下:
- 乳房脹滿、疼痛,尤其在哺乳時疼痛加劇。
- 乳汁分泌不暢,可能伴隨乳房腫塊,皮膚微紅或無明顯紅腫。
- 全身癥狀包括疲乏、食欲不振、胸悶煩躁等。
- 部分患者可能伴隨輕度發熱。
哺乳期乳腺炎的處理方法
如果產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
1. 局部熱敷
局部熱敷可以促進乳汁的通暢排出。對于乳房局部腫脹明顯的情況,可使用25%的硫酸鎂濕熱敷。
2. 按摩與乳汁排空
- 每3至4小時進行一次乳房按摩,按摩方向為從乳根向乳頭方向,持續8至10分鐘。
- 盡量擠凈乳汁,必要時可使用吸乳器輔助排空乳汁。
3. 哺乳注意事項
- 癥狀較輕者可繼續哺乳,但需注意每次哺乳后盡量讓寶寶吸空乳汁。
- 若乳頭出現破損或皸裂,應暫停直接哺乳,改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待傷口愈合后再恢復哺乳。
預防與注意事項
為了預防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生,產婦應注意以下事項:
- 保持乳房衛生,哺乳前后清潔乳頭。
- 避免乳房過度充盈,及時排空乳汁。
- 哺乳時確保寶寶正確含乳姿勢,減少乳頭損傷。
結論
哺乳期乳腺炎是可以通過早期識別和及時處理有效緩解的疾病,產婦應密切關注乳房健康,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