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缺鐵性貧血:病因、癥狀及治療
概述
嬰兒缺鐵性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貧血類型,其主要病因是體內鐵元素的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從而引發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這種疾病不僅影響血液系統,還可能引發一系列非血液系統的癥狀。
病因
- 鐵攝入不足:如母乳或配方奶中鐵含量不足,輔食添加不及時或不合理。
- 鐵吸收障礙:如胃腸道疾病導致鐵吸收不足。
- 鐵需求增加:如快速生長期對鐵需求增加,但攝入未能滿足需求。
- 鐵丟失過多:如慢性失血(消化道出血、寄生蟲感染等)。
主要癥狀
嬰兒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貧血癥狀:面色蒼白、疲乏無力、食欲減退。
- 消化道功能紊亂:如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
- 循環功能障礙:如心率增快、心臟雜音。
- 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
- 精神神經癥狀:如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發育遲緩。
- 皮膚黏膜病變:如口角炎、舌炎。
治療與預后
治療方法
- 鐵劑補充:通過口服或注射鐵劑補充體內鐵元素。
- 飲食調整:增加富含鐵的食物攝入,如紅肉、動物肝臟、蛋黃、深綠色蔬菜等。
- 去除病因:如治療慢性失血或改善胃腸道疾病。
預后
如果及時治療,嬰兒缺鐵性貧血通??梢酝耆斡?。通過改善飲食和消除病因,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復發。然而,對于重癥患兒,若因嚴重感染或消化不良未能及時搶救,可能會導致死亡。此外,治療較晚的患兒即使貧血恢復正常,其體格和智力發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響。
預防建議
- 母乳喂養的同時,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
- 定期監測嬰兒的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
- 避免嬰兒過早或過晚添加輔食,確保膳食均衡。
- 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充鐵劑,尤其是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
總結
嬰兒缺鐵性貧血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但需要家長高度重視。一旦發現相關癥狀,應盡早就醫,明確診斷并對癥治療,以保障寶寶的健康成長。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