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性驚厥:小兒常見急癥的全面解析
熱性驚厥是小兒時期常見的急癥,尤其多見于嬰幼兒群體。6歲以下兒童的熱性驚厥發生率約為4%~6%,顯著高于成人的10~15倍。年齡越小,發生率越高。本文將詳細解析熱性驚厥的臨床表現、可能原因以及相關背景信息,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這一疾病。
臨床表現
熱性驚厥的典型癥狀包括:
- 肢體節律性運動(抽搐)
- 昏迷
- 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動,通常為陣發性
- 兩側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
- 神志不清,可能伴隨口吐白沫或嘴角牽動
- 呼吸暫停,面色青紫
- 發作時間多在3~5分鐘內,有時反復發作甚至呈持續狀態
熱性驚厥的分類及原因
根據是否存在感染,熱性驚厥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1. 感染性熱性驚厥
(1)顱內感染
以下感染可能導致顱內熱性驚厥:
- 腦膜炎(如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
- 腦膿腫
- 病毒感染(如乙型腦炎、巨細胞病毒感染)
- 細菌感染(如結核性腦膜炎)
- 霉菌感染(如新型隱球菌腦炎)
- 寄生蟲感染(如腦囊蟲病、腦型瘧疾)
(2)顱外感染
顱外感染中,以下情況可能引發熱性驚厥:
- 急性胃腸炎
- 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 膿毒癥
- 中耳炎
- 破傷風、百日咳
- 重癥肺炎
這些感染可能通過高熱、急性中毒性腦病或腦部微循環障礙引發腦細胞缺血和組織水腫,從而導致驚厥。
2. 非感染性熱性驚厥
(1)顱內疾病
以下顱內疾病可能導致非感染性熱性驚厥:
- 顱腦損傷(如產傷、腦外傷)
- 顱腦缺氧(如新生兒窒息、溺水)
- 顱內出血(如晚發性維生素K1缺乏癥)
- 顱內占位性疾病(如腦腫瘤、腦囊腫)
- 腦發育異常(如先天性腦積水)
- 腦性癱瘓及神經皮膚綜合征
- 腦退行性病變(如脫髓鞘腦病)
(2)其他原因
其他可能原因包括膽紅素腦病、腦白質變性等。
家長應對策略
一旦孩子出現熱性驚厥癥狀,家長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冷靜,避免驚慌失措
- 將孩子平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跌落或碰撞
- 不要強行按住孩子的肢體或試圖喂藥
- 盡快送醫,明確診斷并查明病因
總結
熱性驚厥是小兒常見的急癥,可能由多種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原因引起。家長需要提高警惕,及時識別癥狀并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
參考來源:NCBI, WHO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