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的器官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其吸收能力相較于成年人較弱,因此在補鈣時需要格外謹慎。科學補鈣不僅需要選擇優質的鈣源,還需要關注日常飲食的均衡性和補鈣的最佳時機。以下是家長在為嬰幼兒補鈣時需要注意的核心事項:
植物性食物中通常含有植酸和草酸,這些物質會與鈣結合生成不溶性復合物,從而阻礙鈣的吸收。例如,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和毛豆等食物中草酸含量較高。在補鈣期間,建議將蔬菜放入熱水中焯燙以降低草酸含量,或者在飯前2小時或飯后3-4小時服用鈣制品。此外,大米可通過浸泡,面粉可通過發酵來降低植酸的影響。
夜間是鈣吸收的高峰時段,因此在臨睡前補充鈣劑或飲用牛奶效果最佳。鈣具有鎮靜作用,能夠幫助寶寶更好地入睡。相比之下,白天補鈣的吸收效率可能不如夜間。
鈣在維持骨骼健康中的作用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補鈣需要持續進行。家長應根據醫生建議長期為寶寶補充適量的鈣制劑,以確保骨骼的正常發育。
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重要營養素。在缺乏維生素D的情況下,鈣的吸收率僅為10%-15%;而補充維生素D后,吸收率可提升至40%以上。因此,在補鈣的同時,建議額外補充維生素D。此外,適量補充腸道有益菌也有助于緩解補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便秘問題。
在用餐時服用鈣制品會降低鈣的吸收效率,混合在食物中的鈣吸收率僅為20%。因此,建議在早、中、晚餐后至少半小時再服用鈣劑,且不要與牛奶等混合服用。
科學補鈣需要綜合考慮鈣源質量、補鈣時間、飲食搭配以及維生素D的輔助作用。家長應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補鈣計劃,確保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