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上呼吸道感染:常見問題與應對措施
在冬春交替的季節,兒童醫院常常人滿為患,其中大部分嬰幼兒的主要病癥是上呼吸道感染。那么,為什么這一疾病在嬰幼兒中如此高發?上呼吸道感染究竟是什么?本文將從定義、癥狀、發病特點及應對措施等方面為您解答。
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是嬰幼兒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感冒。它是指鼻、咽和喉部等上部呼吸道的炎癥。臨床診斷中常見的“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等都屬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疇。
發病特點
- 全年發病:上呼吸道感染可發生于一年四季,但在冬春交替時尤為高發。
- 高發人群:嬰幼兒是主要受影響人群,通常每年會患病數次。
- 病程:自然病程一般為3~7天,癥狀輕重因人而異。
癥狀表現
輕度癥狀
- 低熱
- 流涕、鼻塞
- 輕咳、打噴嚏
- 偶爾伴有腹瀉或輕度嘔吐
- 鼻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
- 咽部稍紅,頸部或頜下淋巴結輕度腫大
- 精神狀態良好
重度癥狀
- 高燒(體溫常在39℃以上)
- 精神萎靡、乏力、畏寒
- 頭痛、陣咳、咽痛
- 嘔吐、食欲下降
- 明顯的咽部充血,扁桃體紅腫
- 頜下淋巴結腫大并伴有壓痛
- 可能波及中耳、鼻竇和氣管,引發中耳炎、鼻竇炎或氣管炎
- 偶爾伴有腹痛,輕壓臍周部位有疼痛感,多為腸系膜淋巴結炎
應對措施
對于輕度癥狀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無需特殊治療,注意休息、多飲水、保持室內空氣濕潤即可幫助寶寶恢復。若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高燒持續不退
- 腹痛劇烈且無緩解
- 精神狀態明顯變差
- 出現耳痛、耳部流膿等中耳炎癥狀
預防建議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
- 避免帶寶寶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尤其是在疾病高發季節。
- 加強營養,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干燥。
結論
上呼吸道感染是嬰幼兒中常見且多發的疾病,家長應了解其癥狀和應對措施,及時采取行動以保障寶寶的健康。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