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是寶寶常見的皮膚問題,主要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尿片更換不及時、臀部潮濕、化學物質敏感、飲食變化以及感染等。了解這些成因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尿布疹的發生。
即使使用吸收性較強的尿布,仍會有部分尿液殘留在寶寶的皮膚上。當尿液與糞便中的細菌結合時,會分解產生刺激性的氨。長時間裹著臟尿布會顯著增加尿布疹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頻繁更換尿布,皮膚敏感的寶寶仍可能出現尿布疹。
尿布的摩擦可能會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尤其是當寶寶對一次性尿布中的芳香劑或清洗棉質尿布的洗滌劑敏感時。此外,不適合寶寶皮膚的護膚乳液或爽身粉也可能導致尿布疹。
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或嘗試新食品時,尿布疹的發生率可能增加。新的食物會改變糞便的成分,并可能增加排便次數。如果寶寶是母乳喂養,媽媽的飲食也可能間接影響寶寶的皮膚狀況。
尿布區域溫暖且潮濕,為細菌和霉菌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環境。細菌或霉菌感染常發生在皮膚開裂或有褶皺的部位,容易引發尿布疹。
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寶寶(或母乳喂養但媽媽在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寶寶)可能會發生霉菌感染。抗生素會殺死有害細菌,同時也可能清除抑制霉菌生長的有益菌。此外,抗生素可能引發腹瀉,從而增加尿布疹的風險。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的研究,尿布疹在6-12個月大的嬰兒中最為常見,約有50%的嬰兒在這一階段會經歷尿布疹。及時護理和預防措施可以顯著降低其發生率。
尿布疹雖常見,但通過科學護理和細心觀察,完全可以將其發生率降至最低,為寶寶提供更舒適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