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是嬰兒常見的皮膚問題,主要表現為尿布覆蓋的皮膚區域出現紅腫、瘙癢或皮疹。了解尿布疹的成因及預防措施,有助于父母更好地保護寶寶的嬌嫩肌膚。
即使是吸收性最強的尿褲,也可能在寶寶皮膚上留下一定的尿液殘留。當尿液與糞便中的細菌結合時,會分解形成氨,這種物質會刺激寶寶的皮膚。如果尿布更換不及時,寶寶長時間接觸臟尿片,尿布疹的風險會顯著增加。此外,對于皮膚敏感的寶寶,即使頻繁更換尿布,也可能出現尿布疹。
尿布摩擦寶寶皮膚是誘發尿布疹的常見原因之一。特別是當寶寶對一次性紙尿褲中的芳香劑或清洗棉質尿布的洗滌劑等化學物質敏感時,皮膚更容易受到刺激。此外,某些不適合寶寶皮膚的護膚乳液或爽身粉也可能導致尿布疹。
當寶寶開始嘗試輔食或引入新食品時,尿布疹的發生率可能增加。這是因為新食物會改變寶寶糞便的成分,并可能導致排便次數增加。如果寶寶是母乳喂養的,他的皮膚甚至可能對媽媽攝入的某些食物產生反應。
尿布區域的溫暖和潮濕環境為細菌和霉菌的生長提供了理想條件。一旦寶寶皮膚出現裂口或皺褶,感染的風險會進一步增加,從而引發尿布疹。
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寶寶(或母乳喂養但媽媽正在接受抗生素治療)更容易發生霉菌感染。抗生素會殺死有害細菌,但同時也可能清除抑制霉菌生長的有益菌。此外,抗生素可能引發腹瀉,這也會增加尿布疹的發生風險。
尿布疹的醫學名稱為“尿布皮炎”,是一種非特異性皮膚炎癥。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AAD)的統計,約有50%的嬰兒在出生后的頭一年內至少經歷過一次尿布疹。了解其成因和預防措施是每位新手父母的必修課。
尿布疹雖然常見,但通過科學護理和及時預防,可以大大降低其發生率,確保寶寶皮膚健康。
參考來源:美國皮膚病學會(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