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低鈣血癥:病因、分類及預防措施
新生兒低鈣血癥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代謝紊亂問題,也是引起新生兒驚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將詳細介紹其病因、分類、癥狀及預防措施,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和應對這一問題。
1. 新生兒低鈣血癥的病因
新生兒低鈣血癥的發生與胎兒和母體的生理狀態密切相關:
- 孕晚期母體的生理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會抑制胎兒甲狀旁腺功能,導致出生后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
- 其他誘發因素包括妊娠高血壓、糖尿病、早產、窒息、難產、產傷及嚴重感染等。
2. 新生兒低鈣血癥的分類
2.1 早發型低鈣血癥
早發型低鈣血癥通常發生在出生后3天內,常見于以下情況:
- 母親在懷孕期間患有妊娠高血壓或糖尿病。
- 新生兒經歷過窒息、難產、產傷或早產。
- 新生兒存在嚴重感染。
2.2 晚發型低鈣血癥
晚發型低鈣血癥多在出生后一周至三周內出現,主要見于以下情況:
- 健康足月兒以牛奶喂養為主。
- 母親缺乏維生素D、年齡較大、多胎或經濟條件較差。
3. 新生兒低鈣血癥的癥狀
低鈣血癥的主要表現為新生兒驚厥,癥狀包括:
- 新生兒出現短暫的抽搐或驚厥。
- 不發作時一般情況良好,但反復發作可能導致腦損傷、腦發育障礙及智力低下。
4. 新生兒低鈣血癥的預防措施
4.1 孕期預防
- 孕婦在懷孕末期應注意補鈣,多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雞蛋、魚等。
- 若出現小腿抽搐,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片。
4.2 新生兒喂養
- 盡量采用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均衡的鈣質和營養。
- 若無母乳,可選擇配方接近母乳的奶粉,避免單純牛奶喂養。
4.3 及時就醫
如發現新生兒出現煩躁不安或抽搐,應立即送醫治療,以防止病情加重。
5. 結論
新生兒低鈣血癥雖然常見,但通過科學的孕期管理和合理的喂養方式可以有效預防。家長應高度關注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及時采取措施以避免低鈣血癥引發的嚴重后果。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