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是一種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伴隨肺炎癥狀。該病主要影響兒童和青少年,但成人也可能感染。
支原體肺炎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尤其在冬季高發。它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即通過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給他人。
除了引起呼吸道癥狀外,支原體肺炎還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如心肌炎、腎炎、腦膜炎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因此,確診患者在患病期間應注意隔離,以減少傳染他人的風險。
為了有效預防支原體肺炎的傳播和感染,以下措施非常重要:
一旦確診為支原體肺炎,應盡早接受抗生素治療,如大環內酯類藥物(例如阿奇霉素)。治療期間應遵醫囑服藥,并注意休息和補充營養。
支原體肺炎的潛伏期通常為1至3周,癥狀包括發熱、干咳、咽喉痛和疲勞等。由于其傳播途徑主要為呼吸道飛沫傳播,因此在學校、家庭和其他人員密集場所容易引發小范圍流行。
支原體肺炎具有傳染性,但通過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及時的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其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