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精子癥是指精液中正常形態的精子比例低于50%,即畸形精子超過50%。畸形精子是指頭部、體部或尾部形態發生異常的精子。常見的頭部畸形包括巨大頭、無定形、雙頭等;體部畸形包括體部粗大、折裂、不完整等;尾部畸形則有卷尾、雙尾、缺尾等。
根據連續兩次以上的精液分析,如果精子密度在每毫升2000萬以上,A級精子(直線運動精子)比例大于或等于25%,但頭部正常形態的精子比例低于30%,即可診斷為畸形精子癥。
精子的形態與其運動能力及受精能力密切相關。正常形態的精子比例越高,受精率越高;反之,受精率則降低。因此,畸形精子癥是導致男性不育的常見原因之一。
此外,畸形精子癥常與少精癥和弱精癥同時存在。當這三種情況同時發生時,稱為少弱畸精子癥。
如果懷疑患有畸形精子癥,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早期診斷和干預可以提高生育能力,并降低不育風險。
指標 | 正常值 | 畸形精子癥診斷標準 |
---|---|---|
精子密度 | ≥2000萬/毫升 | ≥2000萬/毫升 |
A級精子比例 | ≥25% | ≥25% |
正常形態精子比例 | ≥50% | <30% |
畸形精子癥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改善生育能力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