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又稱“第二病”,是一種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感染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疾病以突然發熱、咽峽炎及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為主要臨床特征。
猩紅熱的致病菌為A組鏈球菌,這種細菌通過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傳播。常見的傳播方式包括飛沫傳播、直接接觸患者分泌物或通過被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冬春季節為高發期。
猩紅熱多見于兒童,尤其是5至15歲的兒童最為常見。該病的潛伏期通常為2至5天,但也可能短至1天或長達7天。
時間階段 | 主要癥狀和表現 |
---|---|
潛伏期(2-5天) | 無明顯癥狀,但病菌已在體內繁殖。 |
急性期(1-7天) | 發熱、咽峽炎、皮疹等典型癥狀出現。 |
恢復期(2-4周) | 皮疹消退后開始脫皮,可能伴有暫時性脫發。 |
猩紅熱是一種可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尤其容易感染兒童。及時發現和治療可以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