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肝炎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嬰幼兒肝臟疾病,其癥狀多樣且常被家長忽視。了解這些癥狀有助于早期發現和治療,保障寶寶的健康成長。以下是關于新生兒肝炎綜合征的詳細信息。
黃疸是新生兒肝炎綜合征最突出的表現,大部分患兒因黃疸而就診。通常在出生后第1周出現,并持續超過2周,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后再次出現。多數患兒經過1個月的治療后,黃疸會逐漸消退。
患兒的肝臟和脾臟可能腫大,觸診時肝臟通常中度增大,表面光滑,邊緣稍鈍,而脾臟增大不明顯。輕癥患兒在經過一般處理后,大便顏色會逐漸恢復正常,皮膚和鞏膜的黃疸逐漸消退,肝臟也會縮小至正常范圍,病程一般為4~6周。
患兒出生時大便顏色正常,但隨后可能逐漸變為淡黃色或灰白色。這種顏色變化通常不是持續性的,有時會出現少量淡黃色或綠色大便。
由于結合膽紅素通過尿液排出,大部分患兒的尿液呈濃茶樣顏色,并可能染黃尿布。
部分患兒可能出現輕微嘔吐、厭食、體重不增等癥狀。由于疾病發展緩慢且早期癥狀不明顯,家長可能未能及時發現,直到滿月或更晚才注意到問題。重癥患兒可能表現為嚴重黃疸、大便呈陶土色、肝臟顯著增大(可達肋下5~7cm)、脾臟增大(可達肋下6~7cm)、腹壁靜脈怒張、腹水、會陰及下肢水腫,甚至可能發展為肝性腦病或發生大出血、膿毒癥等并發癥,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的病程通常為4~6周。輕癥患兒在經過一般治療后,病情會逐步好轉,包括大便顏色恢復正常、黃疸消退、肝臟縮小至正常范圍等。重癥患兒則需要更為積極的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是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和治療得到有效控制的疾病,家長需提高警惕,關注寶寶的健康狀況,及時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