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惡露是指產婦在分娩后由陰部排出的正常分泌物,主要由子宮內膜脫落的組織、血液、宮頸黏液以及細菌等組成。這是子宮恢復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生理現象。
惡露的持續時間因人而異,通常平均為3周(21天),短者可能為2周(14天),而長者可持續至6周(42天)。
如果產后6周仍有惡露排出,或伴隨不規律的子宮出血,這種情況被稱為產后惡露不盡,也稱為惡露延長。順產和剖宮產的產婦均可能發生惡露不盡,尤其是剖宮產的產婦更容易出現這一問題。
惡露不盡的發生與產婦的產后休養狀況、是否進行母乳喂養以及子宮恢復情況密切相關。
醫生通常通過觀察惡露的量、顏色、質地及氣味,辨別產婦的具體情況:
癥狀特征 | 可能原因 |
---|---|
色淡紅、量多、質清稀、無臭氣 | 氣虛 |
色紅或紫、質稠粘而臭穢 | 血熱 |
色紫黯、有血塊 | 血瘀 |
治療原則為“虛者補之,瘀者攻之,熱者清之”,具體治療方案需根據產婦的個人情況由專業醫生制定。
產后惡露不盡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健康問題,及時發現和治療可以有效避免對產婦身體造成進一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