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聽力篩查:方法、流程與重要性
背景與意義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一種通過客觀、簡單且快速的檢測方法,旨在早期識別可能存在聽力障礙的新生兒。聽力障礙是影響兒童語言、認知和社交發展的重要因素,早期發現和干預對于兒童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常用篩查方法
目前國際公認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 耳聲發射(OAE):通過檢測耳蝸產生的微弱聲音,評估耳蝸的功能。如果耳蝸功能正常,OAE測試會通過;如果存在蝸性聽力損失,則無法檢測到耳聲發射。
- 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ABR):用于檢測從外耳到聽覺神經通路的功能。AABR測試未通過可能表明聽覺通路存在問題,需進一步確診。
篩查流程
新生兒聽力篩查通常在寶寶處于睡眠或安靜狀態下進行,具體步驟如下:
- 將大小合適的探頭或耳罩放置在寶寶的一側耳朵。
- 完成一側耳朵的測試后,重復測試另一側耳朵。
- 如果OAE或AABR測試未通過,則需要進行復篩或轉診。
適用場景
在我國,大多數醫院采用耳聲發射(OAE)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而對于重癥監護病房(NICU)的新生兒,通常會使用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ABR)進行檢測。
進一步診斷與測試項目
對于篩查未通過的新生兒,可能需要進行以下診斷性測試:
- 診斷性耳聲發射(OAE)
- 1kHz聲導抗測試
- 短聲及短純音聽性腦干反應(ABR)
- 聽覺事件相關電位(AERP)
- 穩態誘發反應(ASSR)
- 骨導聽性腦干反應(骨導ABR)
- 小兒行為測聽(BOA、VRA、PA、PTA)
- 言語檢測及聽覺言語發育評估
結論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保障兒童聽力健康的第一步,及早發現和干預聽力障礙對兒童的語言發育和生活質量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