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用藥的潛在風險及注意事項
藥物對于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作用,但對于嬰幼兒而言,用藥不當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以下是嬰幼兒用藥可能帶來的幾種主要風險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1. 藥源性腎病
長期服用抗生素類藥物或解熱鎮痛類藥物可能導致藥源性腎病。嬰幼兒的腎臟功能尚未完全發育,藥物代謝能力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損害。研究表明,兒童年齡越小,發生腎損傷的風險越高。
- 常見藥物: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類)、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等。
- 癥狀:尿量減少、水腫、高血壓等。
- 建議:嚴格按照醫生處方用藥,避免長期或過量使用。
2. 藥源性耳聾
某些藥物的不當使用可能導致藥源性耳聾,尤其是水楊酸類藥物、部分利尿藥和特定抗生素(如鏈霉素、慶大霉素、氯霉素等)。藥源性耳聾通常是雙側性和永久性的,是兒童聽力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
- 高風險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大劑量阿司匹林等。
- 預防措施:在治療期間定期監測聽力功能,避免長期使用可能影響聽力的藥物。
3. 藥源性肝病
嬰幼兒肝臟解毒功能較弱,某些藥物(如磺胺類、紅霉素、四環素等)使用不當可能導致藥源性肝病。
- 常見癥狀:黃疸、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
- 注意事項:避免使用對肝臟毒性較大的藥物,并定期監測肝功能。
4. 血液系統損害
某些藥物可能對嬰幼兒的血液系統造成損害。例如,氯霉素可能引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磺胺類藥物可能導致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
- 高風險藥物:氯霉素、磺胺類藥物。
- 建議:用藥期間密切監測血液指標,發現異常及時停藥并就醫。
5. 其他潛在風險
除了上述主要風險外,用藥不當還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 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等。
- 過敏反應:如皮疹、呼吸困難等。
- 影響骨骼發育: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能抑制生長。
用藥建議
為了避免上述風險,家長在為嬰幼兒用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嚴格遵醫囑:不要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
- 咨詢專業人士:對藥物有任何疑問時,應及時咨詢醫生或藥師。
- 避免濫用抗生素:抗生素應在明確感染原因后使用,避免隨意使用。
- 注意藥物說明書: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了解適應癥和禁忌癥。
結論
嬰幼兒用藥需格外謹慎,家長應嚴格遵循醫生建議,避免用藥不當引發的健康風險。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