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穿刺術詳解:方法、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
什么是絨毛穿刺術?
絨毛穿刺術(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簡稱CVS)是一種產前診斷技術,通過采集胎盤絨毛組織樣本來檢測胎兒的遺傳信息。醫生通常會建議孕婦在懷孕早期(約10-13周)進行該項檢查,尤其是高齡產婦或有遺傳病家族史的孕婦。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檢測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或遺傳性疾病。
絨毛穿刺術的操作方法
絨毛穿刺術的核心步驟是通過細針或導管采集胎盤絨毛組織樣本。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和胎盤位置,醫生會選擇以下四種方法之一:
- 1. 經子宮頸法:通過陰道將導管插入子宮頸,采集胎盤絨毛樣本。這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但對操作技術要求較高。
- 2. 經腹部法:在局部麻醉下,用穿刺針通過腹壁進入胎盤,采集絨毛組織。這種方法適用于胎盤靠近腹壁的情況。
- 3. 經陰道法:在超聲引導下,將導管通過陰道和子宮頸進入胎盤采樣。這種方法不適用于有生殖道感染(如皰疹、淋病)或子宮頸病變的孕婦。
- 4. 經膀胱法:通過膀胱穿刺采樣,這種方法較少使用,通常在其他方法不適用時才考慮。
絨毛穿刺術的適用范圍
以下情況的孕婦通常會被建議進行絨毛穿刺術:
- 高齡產婦(年齡≥35歲)。
- 有遺傳病家族史或已生育過遺傳病患兒。
- 孕期篩查發現胎兒存在染色體異常風險。
- 需要明確胎兒性別以診斷性別相關遺傳疾病。
注意事項及禁忌癥
在進行絨毛穿刺術之前,孕婦需要了解以下注意事項:
- 術前需進行詳細的超聲檢查以確定胎盤位置。
- 術后可能會出現輕微的不適或少量出血,需密切觀察。
- 有生殖道感染、子宮頸病變或其他高風險妊娠情況的孕婦,不宜選擇經陰道取樣。
總結
絨毛穿刺術是一項重要的產前診斷技術,可以幫助及早發現胎兒的遺傳性疾病或染色體異常。選擇適合的操作方法和嚴格遵循術前、術后注意事項是確保檢查安全性和準確性的關鍵。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