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并發癥是指由于血壓長期異常升高,對心臟、腦部、腎臟、血管及其他器官造成的損傷。這些并發癥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壓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長期高血壓會使左心室承受過大的壓力,導致左心室肥厚和擴大。隨著病情發展,這種情況可能進一步引發充血性心力衰竭。
長期高血壓會導致進行性腎小動脈硬化,并加速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這可能引起蛋白尿、腎功能損害,但腎衰竭的發生率較低。
高血壓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并可能導致主動脈夾層的發生。若主動脈夾層破裂,常會危及生命。
高血壓會引起視網膜小動脈的痙攣,隨著病情進展,這些動脈可能發生硬化變化。血壓急劇升高時,可能導致視網膜滲出和出血,嚴重影響視力。
高血壓危象是指因緊張、疲勞、寒冷、嗜鉻細胞瘤發作或突然停服降壓藥等誘因引發的小動脈強烈痙攣,導致血壓急劇上升。這種情況會影響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產生危急癥狀。
高血壓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鹽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同時,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避免突然停藥,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高血壓并發癥對人體多個重要器官造成嚴重威脅,早期預防與規范治療是降低風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