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早剝:癥狀、類型及相關危害
胎盤早剝是一種嚴重的妊娠并發癥,指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完全從子宮壁剝離。了解其癥狀和類型有助于及早發現并采取適當的醫療措施。
胎盤早剝的主要癥狀
根據胎盤剝離的程度和出血情況,胎盤早剝可分為輕型和重型兩種類型,癥狀表現各有不同:
1. 輕型胎盤早剝
輕型胎盤早剝以外出血為主,通常發生在分娩期,胎盤剝離面積不超過胎盤的1/3。
- 主要癥狀:陰道流血,血量較多,顏色暗紅;可能伴有輕度腹痛或無明顯腹痛。
- 體征:子宮軟,宮縮有間歇,子宮大小與妊娠周數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多正常;若出血量較多,胎心率可能改變。
- 診斷:產后檢查胎盤時,可見胎盤母體面有凝血塊及壓跡。有時癥狀較輕,僅通過產后檢查才能確認。
2. 重型胎盤早剝
重型胎盤早剝以內出血為主,胎盤剝離面積超過胎盤的1/3,常見于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高征)。
- 主要癥狀: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疼痛程度與剝離面積及胎盤后積血量成正比;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脈弱及血壓下降等休克癥狀。
- 體征:可能無陰道流血或僅有少量流血,貧血程度與外出血量不相符。
- 診斷:胎盤后血腫較大,剝離面積明顯,需立即采取醫療干預。
胎盤早剝的潛在危害
胎盤早剝可能導致母體和胎兒的嚴重并發癥,包括但不限于:
- 母體:大出血、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器官衰竭。
- 胎兒:胎兒窘迫、缺氧、早產甚至胎死宮內。
如何及早發現胎盤早剝?
孕婦應定期進行產檢,密切關注身體異常變化。一旦出現持續腹痛、異常陰道流血或其他不適,需立即就醫。此外,妊高征患者應特別注意胎盤早剝的風險。
總結
胎盤早剝是一種危及母嬰生命的緊急情況,了解其癥狀和危害至關重要。及時識別和干預可以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來源
1. 世界衛生組織(WHO)
2.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