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評估心臟電活動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心電圖中各波段及間期的意義、正常范圍與相關特征的詳細解析。
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極的電位和時間,是心房電活動的主要表現。
P-R間期代表從心房開始除極到心室開始除極的時間,反映了心臟傳導系統的功能。
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肌除極的時間與電位變化,是心室電活動的主要表現。
J點是QRS波群終末與ST段起始的交點,常用于分析ST段的偏移情況。
ST段是從QRS波群終點到T波起點之間的線段,反映了心室肌的復極早期狀態。
T波代表心室肌快速復極的電位變化,通常用于評估心室復極的狀態。
Q-T間期的長短與心率快慢密切相關,反映了心室除極和復極的總時間。
U波是T波之后出現的一個小波,通常在0.02~0.04秒后出現,其方向與T波相同。
心電圖的各波段和間期提供了豐富的心臟電活動信息,準確解讀這些數據對于心臟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