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部檢查指南:全面了解檢查內容與步驟
頭頸部檢查是醫學檢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頭部和頸部多個部位的觀察、觸診和功能測試。以下是詳細的檢查內容與步驟,幫助您更好地了解頭頸部檢查的流程及其意義。
頭部檢查
1. 外觀觀察
- 觀察頭部外形是否對稱,是否存在畸形或異常。
- 注意毛發分布是否均勻,有無脫發或異常生長。
- 留意是否存在異常運動,例如震顫或抽搐。
2. 觸診頭顱
通過觸診檢查頭顱是否有壓痛、腫塊或其他異常情況。
3. 眼部檢查
- 視診雙眼及眉毛,注意是否對稱,是否存在紅腫或其他異常。
- 分別檢查左右眼的近視力(使用近視力表)。
- 檢查下瞼結膜、球結膜和鞏膜,觀察是否有充血或黃染。
- 檢查淚囊是否有壓痛或分泌物。
- 翻轉上瞼,檢查上瞼、球結膜和鞏膜。
4. 面部功能檢查
- 測試面神經運動功能,包括皺額和閉目動作。
- 檢查眼球運動能力(六個方位)。
- 測試瞳孔的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以及集合反射。
耳部檢查
- 觀察雙側外耳及耳后區域是否有紅腫、畸形或分泌物。
- 觸診雙側外耳及耳后區域,檢查有無壓痛或腫塊。
- 觸診顳頜關節,觀察其運動是否正常。
- 分別檢查雙耳聽力(通過摩擦手指或使用手表)。
鼻部檢查
- 觀察外鼻形態是否正常,是否有畸形或皮膚異常。
- 觸診外鼻,檢查是否有壓痛或腫脹。
- 觀察鼻前庭和鼻中隔,檢查是否有潰瘍或偏曲。
- 分別測試左右鼻道的通氣狀態。
鼻竇檢查
- 檢查上頜竇,注意是否有腫脹、壓痛或叩痛。
- 檢查額竇,觀察是否存在同樣的異常。
- 檢查篩竇,重點關注壓痛情況。
口腔與咽部檢查
- 觀察口唇、牙齒、上腭、舌質和舌苔,檢查是否有潰瘍、紅腫或其他異常。
- 借助壓舌板檢查頰粘膜、牙齒、牙齦及口底。
- 檢查口咽部及扁桃體是否紅腫或有分泌物。
- 測試舌下神經功能(伸舌動作)。
頸部檢查
1. 外觀與功能檢查
- 觀察頸部外形和皮膚是否正常,有無腫塊或皮疹。
- 檢查頸靜脈充盈和頸動脈搏動情況。
- 測試頸椎的屈曲及左右活動能力。
- 檢查副神經功能(聳肩及對抗頭部旋轉動作)。
2. 淋巴結觸診
- 觸診耳前、耳后、枕后、頜下、頦下、頸前淺組、頸后及鎖骨上淋巴結。
- 注意淋巴結的大小、質地、活動度及是否有壓痛。
3. 甲狀腺檢查
- 觸診甲狀腺軟骨,檢查是否正常。
- 觸診甲狀腺峽部和側葉(配合吞咽動作),觀察是否有腫大或結節。
4. 其他檢查
- 分別觸診左右頸動脈,注意搏動情況。
- 檢查氣管位置是否居中。
- 聽診頸部(包括甲狀腺和血管),注意是否有雜音。
結論
頭頸部檢查是全面評估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涵蓋多種觀察、觸診和功能測試,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