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窘迫是指胎兒在子宮內因缺氧等原因導致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脅的一種綜合癥狀。它是目前剖宮產的重要適應證之一。了解胎兒窘迫的癥狀和診斷方法對于保障母嬰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胎兒窘迫的主要表現及相關檢查手段的詳細介紹。
通過B超檢查胎兒雙頂徑、頭腹圍比值、股骨長度及羊水量等指標,可發現胎兒生長遲緩的跡象。
無應力試驗(NST)觀察胎動與胎心率的關系。如果胎心率無加速反應或胎動消失,可能提示胎兒窘迫。此外,宮縮應力試驗(CST)陽性也可能表明胎兒缺氧。
通過B超評估胎兒呼吸、胎動、胎兒張力及羊水量,并結合NST試驗綜合評分,低分值提示胎兒窘迫。
檢測雌三醇、胎盤生乳素及雌激素/肌酐比值,持續低值或遞減趨勢可能提示胎盤功能不全。
觀察羊水顏色是否被胎糞污染,污染程度可用于判斷胎兒缺氧的嚴重性。
類型 | 特點 | 主要原因 |
---|---|---|
慢性胎兒窘迫 | 多發生于妊娠末期,常延續至分娩并加重 | 孕婦全身性疾病、妊娠期疾病或胎盤功能不全 |
急性胎兒窘迫 | 主要發生于分娩期,起病急,癥狀明顯 | 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宮縮過強或產婦低血壓等 |
孕期定期產檢、監測胎動、注意胎心變化以及及時處理異常情況是預防胎兒窘迫的關鍵。如果確診胎兒窘迫,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如吸氧、調整體位或盡快分娩。
胎兒窘迫是一種潛在危及胎兒生命的綜合癥狀,早期發現和干預是保障母嬰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