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潰瘍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尤其是慢性下肢潰瘍,因其長期無法愈合或愈合后反復發作,已成為臨床上的疑難病癥。這種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還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后果,例如潰瘍“癌變”或需要“截肢”。
下肢潰瘍在中醫中歸屬于“脈痹”“脫疽”范疇。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其概念最早由Buerger于1924年提出。病理表現為非化膿性全動脈炎或全靜脈炎,并伴隨受累血管的血栓形成。主要累及下肢中小動脈及肢體淺表靜脈炎,呈現節段性分布和周期性發作。隨著病情發展,嚴重的肢體缺血和營養障礙可能導致肢體壞疽。
為了準確診斷和評估下肢潰瘍,以下是三大檢查要點:
如果下肢潰瘍未能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包括:
下肢潰瘍是一種需要高度重視的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防止嚴重并發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