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譜:診斷心肌病變的重要指標
什么是心肌酶譜?
心肌酶譜是用于診斷心肌病變的一組生化檢測指標的總稱。這些指標主要用于評估心肌細胞的損傷程度和病變情況,常用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診斷。
心肌酶譜的主要組成
心肌酶譜包括以下關鍵成分:
- 肌酸磷酸激酶(CK)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乳酸脫氫酶(LDH)
- 乳酸脫氫酶同工酶(LDH同工酶)
-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俗稱谷草轉氨酶)
-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
- α-羥基丁酸脫氫酶(HBDH)
心肌酶譜的正常參考值
以下是心肌酶譜各項指標的正常參考范圍(單位:U/L):
指標名稱 | 正常值范圍 |
---|
谷草轉氨酶(AST) | 5 - 40 |
乳酸脫氫酶(LDH) | 106 - 220 |
肌酸激酶(CK) | 24 - 190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0 - 18 |
α-羥基丁酸脫氫酶(HBDH) | 70 - 190 |
心肌酶譜的臨床意義
心肌酶譜的檢測在臨床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以下疾病的診斷和監測中: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譜的異常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診斷依據。
- 急性心肌炎:心肌酶譜的變化可提示心肌細胞受損。
- 其他心肌損傷性疾?。喝缧募〔?、心肌缺血等。
注意事項
在進行心肌酶譜檢測時,需注意以下事項:
- 檢測前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 檢測結果需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分析。
- 某些非心臟疾?。ㄈ缂∪鈸p傷、肝病)也可能導致心肌酶譜異常。
結論
心肌酶譜是評估心肌損傷的重要工具,其檢測結果對于心肌病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來源
-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 - 心肌酶譜檢測標準與臨床應用指南
-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 心肌酶譜臨床解讀與案例分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