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的癥狀與表現
子宮內膜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主要表現為盆腔區域疼痛,伴隨其他癥狀,包括月經異常和白帶異常等。以下是子宮內膜炎的癥狀和相關信息的詳細描述。
主要癥狀
- 盆腔疼痛:患者常感到下腹部墜脹痛,部分人可能伴有腰骶部酸痛。
- 月經異常:
- 月經過多:經血量顯著增加,流血期延長。
- 痛經:痛經較多見于未產婦女,嚴重痛經較少,可能與內膜過度增厚導致子宮痙攣性收縮有關。
- 不規則出血:雖然不常見,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
- 白帶異常:
- 白帶增多:由于內膜腺體分泌增加,白帶通常為稀薄水樣、淡黃色,有時可能呈血性。
- 老年性子宮內膜炎:白帶呈膿性,可能含少量血液,有時伴有異味。
- 子宮積膿:分泌物可能為膿性并伴有惡臭。
臨床檢查表現
- 輕度炎癥:雙合診檢查可能無明顯異常。
- 子宮積膿:
- 子宮呈球形增大,柔軟并伴有壓痛。
- 窺陰器檢查可見宮頸排出血性膿液,伴有明顯異味。
背景與病因
子宮內膜炎可能由感染、激素水平異常或其他子宮病變引起。常見的致病菌包括鏈球菌、葡萄球菌和厭氧菌。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并發癥,如盆腔炎或不孕。
預防與治療
- 預防措施: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 避免不必要的宮腔操作。
- 及時治療生殖道感染。
- 治療方法:
- 抗生素治療:針對致病菌的抗生素是主要治療手段。
- 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病例,可能需要行子宮清宮術或切除術。
總結
子宮內膜炎是一種可防可治的婦科疾病,早期發現和治療對于預防并發癥至關重要。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