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鑒定是一種通過基因檢測技術確定親子關系的科學方法。通常情況下,鑒定需要孩子和假設父親的樣本即可得出結果,但如果生母參與檢測,結論會更加準確。
在親子鑒定中,孩子的基因一半來自母親,一半來自父親。如果生母的基因數據作為參考(即進行雙親鑒定),可以更明確地推導出生父的基因型,與假設父親的基因型進行比對。這種方法能夠減少統計學偏差,提高鑒定的準確性。
如果生母不參與鑒定,檢測機構只能依據孩子的基因直接推導出生父的基因型。這種情況下,可能存在多種基因匹配的可能性,導致統計學上的偏差較大。
例如,常用的15個STR基因座檢測系統通過計算機模擬單親案例顯示:對于兩個無血緣關系的人,至少有3個基因座會違反遺傳法則。這種情況下,盡管99.99%的非父親可以被排除,但仍有1/1000的可能性無法排除非父親,導致錯誤認定。
為盡量避免單親鑒定中的統計偏差,部分機構會增加額外的檢測指標。例如,除了常規的15個STR基因座外,還會額外采用一個試劑盒,增加9個檢測指標。這種方法可以顯著提升單親鑒定的準確性,但也導致單親鑒定的費用高于雙親鑒定。
生母參與親子鑒定能夠顯著提高結果的準確性,但單親鑒定通過增加檢測指標也可以盡量減少統計學偏差,確保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