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中國是乙肝高發國家,因此從小接種乙肝疫苗以增強免疫力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乙肝的主要發病原因及相關預防措施。
乙肝在我國的高發與家庭性垂直傳播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母嬰垂直傳播和父嬰垂直傳播。其中,母嬰垂直傳播尤為常見。如果母親的乙肝E抗原呈陽性,而新生兒未及時接種乙肝疫苗,大多數情況下會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此外,研究表明乙肝病毒可通過生殖細胞傳播。因此,患有乙肝的女性在計劃懷孕前,應確保病情穩定并進行孕前檢查,以降低對下一代的影響。
感染乙肝的年齡與其發展為慢性乙肝的風險密切相關:
因此,嬰幼兒期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重要措施,可以顯著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乙肝疫苗是阻斷乙肝垂直傳播的有效手段,但由于經濟條件限制或缺乏預防意識,一些地區的乙肝疫苗接種率較低,導致乙肝預防工作不夠深入,慢性病例逐漸增多。
急性期隱匿起病的無黃疸型肝炎比急性黃疸型肝炎更容易發展為慢性。這是因為無黃疸型肝炎常被誤診或漏診,未能及時治療或休息,從而增加了慢性化的風險。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腎移植患者、腫瘤患者、白血病患者、艾滋病患者以及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后更容易發展為慢性肝炎。此外,在乙肝急性期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會破壞免疫平衡,從而增加急性肝炎轉變為慢性的風險。
患有其他肝?。ㄈ缇凭愿窝?、脂肪肝、酒精性肝纖維化等)或其他疾?。ㄈ缪x病、瘧疾、結核病等)的人群,在感染乙肝病毒后,不僅更容易發展為慢性肝炎,還可能導致較差的預后。
總之,了解乙肝的發病原因并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可以顯著降低乙肝的傳播和慢性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