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一種專門用于預防乙型肝炎的生物制品。它通過從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的血漿中分離乙肝表面抗原(HbsAg),并經過嚴格的處理和純化后制成。接種乙肝疫苗后,人體免疫系統會被激發產生保護性抗體。這些抗體存在于體液中,當乙肝病毒入侵時,抗體會迅速起作用,將病毒清除,從而阻止感染發生。
乙肝疫苗的核心作用是通過誘導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HBs抗體(乙肝表面抗體),為人體提供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可以有效保護肝臟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避免乙型肝炎的發生。
研究表明,乙肝疫苗接種后產生的免疫力通常可以持續至少12年。在此期間,大多數人無需進行抗-HBs抗體的監測或加強免疫。然而,對于高危人群(如醫務工作者、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等),建議定期監測抗-HBs抗體水平。如果抗體滴度低于10mIU/ml,可考慮進行加強免疫接種。
自乙肝疫苗問世以來,全球范圍內乙型肝炎的發病率顯著下降。例如,中國通過實施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計劃,使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率大幅降低。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乙肝疫苗列為全球免疫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的關鍵手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廣泛驗證。通過接種乙肝疫苗,個人和社會都能從中受益,遠離乙型肝炎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