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HBV)感染人體后,如果患者的身體抵抗力較強、免疫功能正常,并且能夠及時接受治療,病毒可能在急性期內被清除,從而實現治愈。然而,如果乙肝病毒未能在早期被清除,感染可能轉為慢性,患者會長期攜帶病毒。這種情況下,檢查結果通常顯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陽性,這類患者被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當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活躍復制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臨床癥狀。以下是常見癥狀:
如果病情延誤治療,少數患者可能發展為重癥肝炎,表現為肝功能急劇惡化甚至衰竭,同時可能伴隨腎功能衰竭等多臟器功能損害。此時,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癥狀:
慢性乙肝如果長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沿著“乙肝-肝硬化-肝癌”的路徑逐步演變,這一過程被稱為“乙肝三部曲”。因此,乙肝患者應在確診后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并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以監測病情變化。
為了減少乙肝對健康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建議:
乙肝病毒感染雖然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但通過及時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