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其主要由乙肝病毒(HBV)引起。感染者體內的乙肝病毒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給他人。
母嬰傳播是乙肝病毒傳播的最主要途徑之一。據統計,我國約30%~50%的乙肝患者是通過母嬰傳播感染的。特別是在分娩過程中,母親體內的病毒可能通過血液或體液傳染給新生兒。
乙肝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傳播,例如輸血、共用針頭、紋身或穿刺等醫療操作中,如果使用的器材沒有經過嚴格消毒,可能導致病毒傳播。
性傳播是乙肝病毒傳播的另一主要途徑。在性接觸過程中,因體液交換而導致感染的風險較高,特別是在沒有采取保護措施的情況下。
在密切的生活接觸中,乙肝病毒可能通過血液、唾液、乳汁或陰道分泌物傳播。例如,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可能導致病毒傳播。此外,接吻也可能傳播乙肝病毒,尤其是在口腔黏膜有破損的情況下。
慢性乙肝是一種具有多種傳播途徑的傳染性疾病,但通過科學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減少感染風險,保障個人和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