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鱖魚的三種經典做法及其營養價值解析
臭鱖魚因其獨特的氣味和美味而備受喜愛,盡管它的氣味可能不被所有人接受,但其口感和營養價值卻是公認的。臭鱖魚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諸多益處。以下將為您詳細介紹三種經典的臭鱖魚做法:紅燒臭鱖魚、干燒臭鱖魚和干鍋臭鱖魚。
一、紅燒臭鱖魚
所需材料:
- 鮮鱖魚
- 肉片
- 筍片
- 醬油
- 紹酒
- 白糖
- 姜末
- 雞清湯
- 青蒜段
- 濕淀粉
- 熟豬油
制作步驟:
- 將新鮮鱖魚腌漬于室溫約25℃的環境中6至7天,待魚體散發出似臭非臭的氣味后取出。
- 清洗魚體,在兩面剞上斜刀花,晾干后放入油鍋中略煎,至兩面呈淡黃色時撈出瀝油。
- 鍋中留少許油,加入肉片和筍片略煸后放入魚,加醬油、紹酒、白糖、姜末和雞清湯。
- 用旺火燒開后轉小火燜燒約40分鐘,待湯汁快干時加入青蒜段,用濕淀粉勾薄芡,淋上熟豬油即可出鍋。
二、干燒臭鱖魚
所需材料:
- 臭鱖魚1條
- 冬筍30g
- 冬菇2朵
- 五花肉50g
- 姜10g
- 香蔥1棵
- 香菜1棵
- 紅菜椒20g
- 料酒30ml
- 油30ml
- 醬油15ml
- 胡椒粉5g
- 白砂糖10g
制作步驟:
- 臭鱖魚洗凈擦干,在魚身上切兩個十字形切口,用1湯匙料酒涂抹魚身內外,腌制10分鐘。
- 五花肉切小丁,冬菇泡發后切丁,冬筍和紅菜椒切成相同大小的丁,香蔥切段,姜切片。
- 平底鍋加熱至五成熱,煎魚至兩面金黃后取出備用。
- 鍋中留底油,加熱至六成熱,爆香蔥段和姜片,加入肉丁翻炒變色,再加入冬菇丁和冬筍丁翻炒2分鐘。
- 烹入料酒和醬油,加入魚和適量熱水,調入白砂糖和胡椒粉,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燒5分鐘,翻面再燒5分鐘。
- 取出魚裝盤,鍋中湯汁收濃后加入紅菜椒丁翻炒,淋在魚身上并撒上香菜即可。
三、干鍋臭鱖魚
所需材料:
制作步驟:
- 臭鱖魚去鱗后用清水浸泡10分鐘,配料切好備用。
- 魚身打斜刀,擦干水分備用。
- 鍋中加熱油,將魚煎至兩面金黃后取出。
- 另起鍋加油,爆香姜蒜末,加入洋蔥片、香蔥白和紅辣椒翻炒。
- 放入煎好的魚,淋入料酒,加入適量清水沒過魚身。
- 燒開后加入老抽調色,中火燉20分鐘,待湯汁快收干時加入香蔥段和紅椒即可。
結論
臭鱖魚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廣泛喜愛,通過不同的烹飪方式可以展現其多樣化的美味,適合家庭餐桌和宴客場合。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