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乳期,母親的用藥安全直接關系到嬰兒的健康。由于許多藥物能夠通過乳汁傳遞給嬰兒,因此了解哺乳期用藥的原則和禁忌尤為重要。以下是常見藥物的分類及其對哺乳嬰兒可能產生的影響,供哺乳期母親參考。
常見的抗微生物藥物如青霉素族抗菌素(包括青霉素、新青霉素Ⅱ、新青霉素Ⅲ、氨基芐青霉素等)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仍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包括磺胺異惡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基異惡唑等。這類藥物可能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導致黃疸或其他不良反應,需謹慎使用。
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這類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較高,可能導致嬰兒聽力受損,應禁用。
盡管尚未發現異煙肼對乳兒有明確的不良作用,但由于抗結核藥需長期使用,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替代藥物或暫停哺乳。
滅滴靈是一種廣譜抗菌藥,常用于治療滴蟲性陰道炎及厭氧菌感染。雖然其對哺乳兒的危害尚無定論,但建議避免使用。
氯霉素可能通過乳汁引起乳兒中毒,抑制骨髓功能,甚至導致致命的灰嬰綜合征,應嚴格禁用。
這兩種藥物易進入乳汁,四環素可能導致乳兒牙齒發黃、琺瑯質發育不全以及黃疸,應禁用。
如去痛片、撒烈痛片、安痛定等,這些藥物能迅速進入乳汁,建議避免使用。
如硫酸阿托品、硫酸慶大霉素、硫酸鏈霉素等,這些藥物可能導致嬰兒聽力下降,應禁用。
如甲基硫氧嘧啶,可能通過乳汁抑制乳兒甲狀腺功能,導致甲狀腺腫和白細胞缺乏癥,應禁用。
如金剛烷胺,哺乳期母親服用后可能導致乳兒嘔吐、皮疹和尿潴留,應避免使用。
患有惡性腫瘤的哺乳期婦女應停止哺乳,因為抗癌藥物可能通過乳汁引起嬰兒骨髓抑制和白細胞下降。
如肝素,可能導致新生兒凝血機制障礙。建議使用雙香豆素作為替代。
哺乳期用藥需格外謹慎,母親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安全的藥物,并密切觀察嬰兒的反應,以確保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