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母乳喂養對嬰兒智力和健康發展的影響成為醫學研究的熱點。挪威科技大學的一項研究探討了母乳喂養時間與嬰兒智商及運動技能之間的關系,旨在為新手媽媽提供科學依據,幫助她們做出更好的喂養選擇。
研究團隊由維克(Torstein Vik)醫師領導,測試了345名嬰兒的智商和運動技能。這些嬰兒分別在13個月大和五歲時接受測試。研究對象中,約三分之二的嬰兒接受母乳喂養至少六個月,而17%的嬰兒在三個月大之前即改為奶瓶喂養。
研究顯示,無論嬰兒的年齡如何,母乳喂養時間的長短與其運動技能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
研究發現,那些三個月大后不再接受母乳喂養的嬰兒,在13個月大和五歲時的心智發展和整體智商表現低于平均水平的可能性更大。
即使在調整母親的年齡、教育程度、智商以及懷孕期間是否吸煙等因素后,母乳喂養時間與嬰兒認知發展的正向關聯仍然顯著。這進一步支持了“母乳喂養對認知發展有益”的假設。
母乳中富含特殊的營養素、荷爾蒙和抗體,這些成分可以通過母體傳遞給嬰兒,從而增強其免疫力,幫助抵抗疾病感染、呼吸道疾病和腹瀉等健康問題。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母乳喂養被認為是降低嬰兒死亡風險的重要手段。
專家建議母親盡可能延長母乳喂養時間,至少持續六個月,以促進嬰兒的健康成長和智力發展。對于無法實現母乳喂養的母親,建議咨詢專業醫師,選擇合適的替代方案。
母乳喂養時間的長短與嬰兒智商發展之間存在顯著的正向關聯,這為母乳喂養的重要性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