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又稱“江米”,是南北方常見的糧食作物。它是制作粘性食品的主要原料,如粽子、八寶粥、甜品等,同時也是釀造醪糟的重要材料。因其香糯口感,深受大眾喜愛。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食品,具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功效。它特別適用于脾胃虛寒引起的反胃、食欲下降、腹瀉,以及氣虛導致的出汗、氣短無力、妊娠腹脹等癥狀。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淀粉等成分,是一種溫補強壯的食材。
糯米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圓糯米和長糯米。
糯米食品宜加熱后食用,尤其是老人、兒童或病人應當慎重食用。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含量較高,不宜一次性食用過多。
盡管糯米食品如糯米飯、糯米粥等容易消化,具有健脾養胃的作用,但許多人認為糯米食品難以消化。這主要與糯米中的淀粉支鏈在加熱和冷卻后的形態變化有關。冷卻后的糯米食品淀粉分子增大,導致消化難度增加。
以下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提供的糯米食品食用建議:
糯米食品雖美味且有益健康,但需根據個人體質和消化能力合理選擇食用方式,以充分發揮其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