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癥狀、并發癥與預后
疾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如柯薩奇病毒A組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影響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的幼兒。該病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通過接觸患者的唾液、糞便或皰疹液傳播。
主要癥狀
- 急性發病,伴隨發熱。
- 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的米粒大小皰疹,疼痛明顯,可能影響進食。
- 手掌、腳掌部位出現米粒大小的皰疹,臀部或膝蓋偶爾也會受累。
- 皰疹周圍常伴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
伴隨癥狀
部分患兒可能出現以下癥狀:
疾病性質與預后
手足口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多數患兒在一周內可自行痊愈,預后良好且不留后遺癥。
但極少數病例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如:
預防與治療建議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手足口病,但可以通過以下措施減輕癥狀并預防傳播: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手。
- 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尤其是唾液、皰疹液和糞便。
- 對患者的餐具、玩具等物品進行消毒。
- 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出現高熱、精神差或其他異常情況時及時就醫。
結論
手足口病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預后良好,但家長需關注病情變化,防范可能的嚴重并發癥。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