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癥狀及診斷要點
葡萄胎是一種發生在孕卵滋養層的異常妊娠情況,其癥狀表現較為明顯,但容易與其他妊娠相關疾病混淆。因此,了解葡萄胎的具體癥狀和診斷要點對于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1. 主要癥狀
- 閉經:葡萄胎通常發生在孕卵滋養層,因此患者常表現為2~3個月或更長時間的閉經。
- 陰道流血:陰道流血是葡萄胎的重要癥狀,通常在懷孕6~12周時出現。表現為斷續性少量出血,但可能反復出現大量出血。在出血中可能發現水泡狀物質。
- 子宮增大較快:大多數患者的子宮增大速度快于正常妊娠,部分患者因觸及下腹包塊(脹大的子宮或卵巢黃素囊腫)而就診。但也可能出現子宮大小與停經月份相符,甚至小于停經月份的情況。
- 腹痛:由于子宮迅速增大或宮內出血刺激子宮收縮,患者可能感到不同程度的腹痛。
- 妊娠中毒癥狀:約半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嘔吐、浮腫、高血壓和蛋白尿等妊娠中毒癥狀。
- 無胎兒:B超檢查可在閉經8周后發現無胎囊、胎心及胎兒。影像學表現為“雪片樣”影像。
- 卵巢黃素化囊腫:部分患者可出現卵巢黃素化囊腫,通常通過B超檢查發現。
- 咯血: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咯血或痰中帶血絲,需引起重視。
- 貧血和感染:反復出血可能導致貧血,嚴重者甚至可能因出血而死亡。感染風險增加,尤其是在陰道操作不潔或流血期間性交的情況下。
2. 診斷方法
葡萄胎的診斷通常依賴于以下方法:
- B超檢查:是診斷葡萄胎的關鍵手段,可發現“雪片樣”影像及無胎兒影像。
- 血清hCG檢測:葡萄胎患者的hCG水平通常顯著高于正常妊娠。
- 臨床癥狀:結合患者的停經史、陰道流血、子宮增大等癥狀進行綜合判斷。
3. 可能的并發癥
- 子宮穿孔:由于子宮壁薄弱,可能發生子宮穿孔。
- 惡性葡萄胎:少數葡萄胎可能發展為侵蝕性葡萄胎或絨毛膜癌。
- 感染:感染可能擴散至子宮附件,甚至導致敗血癥。
4. 預防與治療
一旦確診為葡萄胎,應盡早進行治療。通常采用清宮術清除子宮內容物,術后需定期監測血清hCG水平以評估病情恢復情況。對于惡性葡萄胎或絨毛膜癌患者,可能需要化療治療。
5. 注意事項
- 術后需避免妊娠1年以上,確保完全康復。
- 定期復查血清hCG水平,監測是否有惡變風險。
- 避免感染風險,術后注意個人衛生。
總結
葡萄胎是一種可診斷、可治療的妊娠異常情況,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是降低并發癥風險的關鍵。
參考來源:NCBI,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